引子
在构建绚丽生活和精彩世界的征途上,建筑学家是上下求索的苦行僧,是坚守信念的独侠客,是创新进取的拓荒人,他们以传承中华建筑艺术和弘扬民族时代文化为己任。他们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在继承前人技艺和开启未知空间的人生旅途上不倦前行。
一段传奇的师承历史
中华文明璀璨夺目,中华建筑皓月当空,华夏大地给予了木构建筑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建存条件,使其在世界建造体系的星空中,机杼一家,独领风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卓越的工程艺术篇章。有人说建筑是石头的艺术,我们应该说建筑是木构的工程;有人说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我们则说建筑是木作的艺术。从商殷到两汉,从唐宋到明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匠人,以天为尊、以地为宗,以自然为道法,以风水为哲明,承载起华夏子孙生存发展的伟业,构建出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民族木作建筑艺术。古希腊文明衍生的石作建筑艺术催生出西方世界的建筑美学,而炎黄文明演绎的木构建筑艺术则诞生出东方世界的建筑文化,二者的同条共贯和同文共轨共同缔造了世界建筑文明的雄浑躯干。
2015年11月5日,吕维锋在吉林建筑大学给学生讲评设计图纸。
中国的建筑历史长河大江东去、奔流不息,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鲁班一样的大国工匠和像都江堰一样的世界工程杰作,撰写出像战国的《考工记》和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样的建筑宝典,更营建出像应县木塔和北京故宫这样的辉煌建筑。许许多多“样式雷”般的匠人在承前启后和创新发展中铸就起中华建筑艺术的坚强基石,使木作营造技艺在总结中传承,在传承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近代伟大的建筑学家梁思成(1901年-1972年)就是星光灿烂的中华建筑银河系里一颗最为耀眼的星座。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全部倾注到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调研、考证、挖掘和整理中,他通过实地勘察和测绘所获得的大批第一手资料,深度探寻和严谨录证了大量的历史建筑遗存,为拼接和缝合因历史变迁和时代磨难而濒临断层的中国建筑脉系做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近年来对建国初期就保护北京古城的重新热议,更是让后人对一代建筑大家高山仰止。
2017年9月8日,吕维锋在国际冬季博览会(北京)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华建筑文化的发展永远伴随着历史时代的跌宕起伏而生生不息,并且一脉相承般源远流长,从没有过须臾停滞和驻足。1953年,一位27岁的江南书生,接受上海同济大学组织的委派,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深造,走进了梁思成的学术天地,开始了师承大家的人生旅程,他就是时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师的葛如亮(1926年-1989年)。这位身材不高,外表清秀的年轻人,竟然是一位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在上海学生运动中小有名气的“老革命”。他是浙江奉化人,少年时就读宁波中学和国立七中,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作为解放前上海交通大学地下党组织的学生领袖,是上海解放后第一批受党组织安排从苏北根据地回到上海,进入高校从事教职工作的优秀青年才俊。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岁月里,葛如亮先生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书育人工作,在当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有不同国家的留学背景的师资队伍里,可谓是根红苗壮,“门当户对”。将其派到清华大学师从导师梁思成,是党组织的梯队培养安排,也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重任。在葛如亮先生的建筑教育和设计创作生涯里,他始终调侃自己的“三位一体”身份,总在说自己即是交大人,也是同济人,更是清华人。因为是交大给了他入党报国的青春力量;是同济给了他教书育人的职业担当;是清华给了他建筑文化的思想熏陶。晚年时每每收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寄给他的信函和书籍,他都会面带微笑“得意洋洋”地对研究生们说:看,我还是“清华人”呢!